铜互连的终结?半导体行业迈向新材料时代
2025年8月,半导体工程领域的权威媒体《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》发表文章,探讨了铜互连技术在先进制程节点(10纳米以下)面临的瓶颈以及钌(Ruthenium)等新材料崛起的趋势。 近三十年来,铜一直是芯片互连的首选材料,因其高导电
2025年8月,半导体工程领域的权威媒体《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》发表文章,探讨了铜互连技术在先进制程节点(10纳米以下)面临的瓶颈以及钌(Ruthenium)等新材料崛起的趋势。 近三十年来,铜一直是芯片互连的首选材料,因其高导电
声子作为固体中原子集体振动的量子化激发,在材料的热传导、力学性质以及相变行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在理想的周期性晶格中,声子以平面波的形式在整个晶体中自由传播,表现出非局域化的特征。然而,当固体中存在无序、缺陷或非周期性结构时,声子的传播行为会发生根本性改变,可能
从电压调节位置到热量提取路径,从互连金属材料到封装结构,由AI算力驱动的供电设计变化正推动芯片架构进入以背面供电、垂直集成、钼互连为核心的新阶段。
随着人工智能 (AI) 工作负载日益庞大、复杂,用于处理所有数据的各种处理元件对功率的需求也空前高涨。然而,高效可靠地提供这种功率,同时又不损害信号完整性或引入热瓶颈,却带来了半导体历史上最严峻的设计和制造挑战。
在真空科学中,真空的含义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。人们通常把这种稀薄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状况。这种特定的真空状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在状态相比较,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: